- · 辽宁农业科学版面费是多[10/07]
- · 《辽宁农业科学》投稿方[10/07]
增殖放流 修复“蓝色牧场” 2022年辽宁将增殖放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022年辽宁省投入各级、各类资金预计达到1亿元,在辽东湾和黄海北部组织开展放流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褐牙鲆和大竹蛏等多个苗种达60亿单位。农业部门“播种”、渔民
2022年辽宁省投入各级、各类资金预计达到1亿元,在辽东湾和黄海北部组织开展放流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褐牙鲆和大竹蛏等多个苗种达60亿单位。农业部门“播种”、渔民收获的增殖放流活动深受渔民拥护和支持。中国对虾虾苗等品种经济价值高、幼苗易繁育、生长速度快、回捕率高。通过增殖放流,辽东湾沿岸消失多年的虾汛又重新出现。根据往年数据测算,2022年增殖放流的中国对虾预计回捕2800吨,产值约5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10以上;三疣梭子蟹预计回捕约2500吨,产值约2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12及以上。
5月18日上午九点,搭载着4000余袋中国对虾虾苗的海洋管理船从盘锦二界沟渔港启航,这些虾苗体长均超过1厘米。行驶半个小时达到指定海域后,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局工作人员、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专家和育苗企业员工共同将2亿尾中国对虾虾苗,通过导流槽倒入大海,至此拉开了辽宁省2022年渔业增殖放流工作的序幕。
辽宁省于1985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国对虾增殖放流,至今已持续38年。据统计,“十三五”期间,辽宁累计放流海淡水苗种490亿单位。放流现场,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付欣向本网介绍:“增殖放流不但能够恢复水生生物野外种群资源、增加渔民收入,不同物种放流还有特殊作用,放流褐牙鲆、大竹蛏等物种能够增强渔业水域生物多样性,淡水流域放流鲢鳙起到生物净水等作用。辽宁省渔业种群资源得到了恢复,水域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人民网沈阳5月18日电 (张磊)伏季休渔期伊始,又是一年放流时,2022年辽宁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在盘锦二界沟渔港附近海域正式启动,2亿余尾中国对虾虾苗被放归辽东湾。
文章来源:《辽宁农业科学》 网址: http://www.lnnykxzz.cn/zonghexinwen/2022/0519/453.html